对于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:法院需要确定被告人传播虚假信息后,是否造成了社会恐慌、人员伤亡、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。总的来说,法院在裁量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时,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故意、行为的客观事实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等因素,进行综合评估并做出裁量决定。
法院对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裁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主观方面:
(1)对于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:法院需要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着明确的故意和目的,即故意编造虚假恐怖信息,而非出于无意或疏忽。
(2)对于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:法院需要确定被告人明知或应知所传播的信息是虚假的,且有明确传播的意图。
2. 客观方面:
(1)对于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:法院需要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客观事实,即是否对外故意传播虚假的、具有造成恐慌影响的信息。
(2)对于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:法院需要确定被告人传播的虚假信息是否具有恐怖性,即能够产生对社会公众的恐怖、伤害和惊恐,且具有产生社会恐慌的可能性。
3. 后果方面:
(1)对于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:法院需要确定被告人编造、传播虚假信息后,是否对社会秩序、公共安全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后果。
(2)对于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:法院需要确定被告人传播虚假信息后,是否造成了社会恐慌、人员伤亡、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。
总的来说,法院在裁量编造、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时,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故意、行为的客观事实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等因素,进行综合评估并做出裁量决定。